• Jul 26 Mon 2010 08:06
  • 外資報告 千萬別當股市明牌

  • 擁有跨國際研究團隊的外資券商,其出具給外資法人客戶之研究報告,經常被市場或媒體擴大解讀,但千萬別以為「遠來和尚會念經」、外資看的比較準;因為從過去經驗來看,外資報告對台股或個股預測,經常是錯很大且很離譜。

    先來看看宏達電的例子,今年一月底,包括高盛、瑞銀與花旗證券等多家外資券商,不僅調降宏達電的獲利預估,投資評等更重申為減碼,目標價甚至下看低於三百元;結果,宏達電股價從二月八日的二七八元,一路上漲到七月廿三日的五五一元。

    外資大「摃龜」後,看法出現一百八十度大轉變;其中,高盛證的目標價由一月底四二三元,一路調升至七月初的七四○元,瑞銀證則從三四二元調至六七八元,花旗證甚至從二五○元上調至六百元;以這三家外資為例,前後目標價看法竟相差三百元以上。

    忽空忽多被罵反指標

    由於外資一下看壞,一下又大翻多,目標價之變動幅度更是離譜,因此,讓許多股民大罵,外資根本就是台股的反指標。

    再舉另個例子,前年三月總統大選後,多位外資分析師高喊資金行情發酵,「台股萬點不是夢」,讓許多散戶大舉跟進;結果,台股卻是一路走跌,三個月後,原本高喊萬點的花旗證券見風轉舵,把台股指數大舉下修至六五○○點,此舉也引來投資人抨擊與撻伐。

    最令股民感到慘痛的教訓,是過去每逢全球股災來襲,外資不僅跑的比誰都快,更把台股當成「提款機」大舉倒貨,讓股民套牢慘賠。

    對此,外資券商主管解釋,全球景氣動向與產業趨勢變化難測,外資有看對的時候,也會有看錯的情況;此外,外資報告是提供給外資客戶作為參考依據,而非國內媒體,並無左右影響市場之意圖。

    由於外資法人持有台股比重約三成、金額超過六兆新台幣,堪稱台股最大股東,因此,外資報告動向經常引起市場關注。不過,外資報告琳瑯滿目,內容玄機不少,加上外資券商看法又不能與外資法人買賣畫上等號;因此,投資人若不能了解箇中玄機、而貿然跟進,將難逃套牢慘賠命運!

    所謂「外資報告」,是外資券商研究部分析師提供給國際外資法人,作為買賣進出股市之投資依據;股民要瞭解什麼是外資報告,就必須先知道「外資體系結構」,以及「外資報告訊息的傳遞流程」。

    首先,外資券商不等於外資法人。「外資券商」又稱為「sell side」,是負責推薦國際法人客戶下單與買進賣出股票之橋梁,平常在媒體看到某某外資看好或調升評等,即外資券商。而外資法人即海外資產管理公司或國際機構法人,又稱為「buy side」,他們是外資券商的客戶,也是真正實際買賣股票者!

    若瞭解上述外資體系的結構,投資人就可知道,外資券商投資建議,並不能與外資法人佈局台股劃上等號;對外資法人來說,外資報告只是「參考依據」,未必照單全收。

    其次,是外資報告的傳遞流程。外資券商並不像國內的投信或投顧機構,主動向媒體發布投資動向;即使少數像美林證、瑞銀證與高盛證,每年會舉行外資法說會或台股展望說明,但礙於國內法規與外資企業內部規定,也不能向媒體談論個股股價(有的連預測大盤指數也禁止),因此,外資分析師撰寫的「外資報告」,成為市場上解讀外資看法的主要來源。

    但問題是,投資人獲得外資報告訊息時,已經是最後一手資訊;因為外資分析師服務的對象,是在該外資券商下單的國際法人客戶,第一手消息當然是先傳給客戶,或是有購買外資報告的國內法人機構,然後,再從客戶端轉到媒體,散戶最後才從媒體獲得外資報告內容。

    尤其,外資分析師為了服務客戶,可以在研究報告出爐前,直接用電子郵件或打電話告知客戶。換言之,在時效上,外資法人早已進場或開始出貨,而散戶從媒體看到外資報告消息才跟進,往往為時已晚。

    既然,外資報告不等同於外資買賣超,加上散戶獲得外資報告訊息已是最後一手,散戶豈能把外資報告當成「股市明牌」、甚至貿然跟進;對於外資報告,投資人只要視為市場上的一項資訊、拿來參考即可,千萬別盲目跟進!

    外資報告玄機不少,投資人不能光從字面解讀!要解讀外資報告,有三大注意事項,包括比較多家外資、瞭解前後立場差異,以及投資評等的實際意義。

    第一、「橫向比較,即對照其他外資報告」:因為追蹤台股的外資券商達十多家,若只有一兩家外資調降某檔個股,不能過度解讀整體外資都看空,尤其,各外資券商彼此是競爭關係、多空立場互見,股民還須觀察其它外資看法。

    第二是「縱向掌握,即追蹤該外資券商過去看法」:比如,某外資分析師看好下半年台股高點上多少點,但該看法過去已說了很多次,僅是再度重申;若投資人未持續追蹤,會誤以為是某外資券商翻多看好,其實,這只是舊的觀點,無需理會。

    第三是「解讀投資評等與目標價」:外資對個股或類股的投資評等,雖用詞不同,但一般來說,可分為三個等級,包括:買進(加碼)、持有(中立)與賣出(減碼) 。

    若某檔股票投資評等從「買進」被調降為「持有」,這動作其實意味要賣出持股,並非真的建議客戶續抱;尤其在多頭行情時,如果評等被降為「持有」,幾乎等同「賣出」,投資人不能只從字面上來判讀。

    至於目標價方面,建議投資人看看就好。這是因為外資券商對調升或調降投資評等,有一定條件限制,該檔股票未來必須達到一定漲幅,通常是目標價必須超越大盤指數的十或十五%。也就是說,外資券商調升評等的同時,目標價被迫也要調高到一定價位,這也是過去一些外資分析師,會訂出讓市場覺得莫名其妙的天價目標價的原因。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PIXNET 迴響(0) 引用(0) 人氣(1)

    ▲top

  • Jun 15 Tue 2010 08:00
  • 破除散戶8大錯誤,功力瞬間跳升

  • 把散戶操作股票常犯的錯誤徹底剔除、不再重蹈覆轍,買賣股票才能賺多賠少。散戶常見的8種錯誤,看看操盤人和你想的有什麼不同?

    錯誤1》聽到業績成長利多,馬上出手買股

    人家說,買股票要看基本面,基本面好的股票就要勇敢買進。因此,個股只要營收創新高,我就進場!

    康孝莊:沒有成長動能就免談

    營收成長,或是漂亮的獲利,都只是一個「線頭」,要讓你去了解背後的故事、分析原因。挑選投資標的,應該要對它們的產業前景、客戶結構和財務狀況充分了解。

    一家公司營收創新高,如果研究後發現接下來業績成長動能強勁,即使股價已創新高,仍值得去買;但如果營收再成長動能消失,就算獲利數字漂亮,都應該選擇賣出。

    錯誤2》股票不賣就會不賠,長線抱著一定賺

    股市起起伏伏,短線股價雖然下跌,但一定會再漲回來!因此,持股只要長抱,不賣就不會賠錢,長期下來,一定賺!

    古文章:買錯硬拗也沒用

    買股票可以不設停利點,但一定要設停損點,因為買到錯的股票時,硬拗是沒有用的。一般基金管理公司都會設自動停損機制,在股價跌破成本的20%時,就要求基金經理人賣出,讓基金經理人不要犯下「硬拗」的錯,以免虧損愈變愈大。這顯示股價下跌20%必須停損,是多數投信認同的原則。

    錯誤3》大盤重挫,趕快進場搶反彈!

    哇!大盤一天跌掉3%,真是少見,人家不是說多頭市場的特色就是「緩漲急跌」,急跌時當然要趁機會趕快「上車」,進場撿便宜囉!

    李殷守:風險沒解除前先空手

    在大盤出現系統性風險時,我一定先賣股票,等待確定系統性風險解除時,才會擇強介入;如果沒辦法確定指數系統性風險到底解除了沒,那就只有先空手,等待消息更明確的時候、再做進一步的決策。

    錯誤4》每天盯盤,有跌趕快賣

    老師有教:股票要停損!因此,手上股票只要連續跌2天,就應該趕快賣掉,寧願小輸也不能長套。

    古文章:1天的漲跌不可能定江山

    若連續3天都跌也不代表什麼,股價有可能是短線陷入整理,整理後再繼續向上。基本面的變化,才是影響持股要不要續抱最重要的事。

    對於手上持股,要隨時觀察他們業務上細微的變化,包括每月營收或每季財務報表裡重要會計科目的數字變化,表現符合預期,就續抱;一旦基本面表現不如預期,發現有問題,就賣出股票、轉換更值得買進的標的。

    錯誤5》買跌深的股票搶反彈

    所有股票因為系統性風險出現大回檔時,應該買跌最深的股票去搶反彈,因為「股價跌愈多,下檔風險愈少,只要反彈,向上空間才大」。

    李殷守:低價之後還有更低價

    千萬別陷入「跌深股可以搶反彈」的迷思,因為跌深的弱勢股可能只反彈1天就再往下,買看不到底部的個股,你賺不到錢。

    錯誤6》追強勢股,有賺就趕快跑

    股市波動大,賺錢時不賣,獲利可能很快就會吐回去。老手不是常說:「股市天天開門,不要戀棧,有賺就要跑!」

    李殷守:靜待賣出訊號出現

    一檔股票多空循環,通常會有一個大波段,一旦從技術線型找到出現「吃貨量」的強勢股,在賣點訊號沒出現前,都不必急著賣股票。

    明明是一檔能夠倍數獲利、大賺錢的股票,千萬不要因為一時的小利引誘,賣在起漲點上。記得,強勢股只要技術面出現KD值跌破50以下、股價噴出後爆量或股價連續漲停之後第一天打開,持股就應該賣出。

    錯誤7》不敢買高價股或股價漲多的股票

    大師不是經常教我們要小心風險、不要當最後一隻被套牢的老鼠嗎?個股股價已經漲多,追高去買風險太大,我才不要去幫人抬轎!

    鄭智文:先換算合理股價

    股價多少算是「高」,沒有一定的標準,有的股票可能10元,我都覺得太貴,但有的股票可能已經漲到300元,我還是會去買。關鍵要去觀察個股的毛利率和本益比,依此換算合理股價。

    錯誤8》強勢股重壓才會賺

    好股票不好找,一旦找到一檔好股票,一定要重壓部位,這樣才能賺比較多,管理起來也方便。

    古文章:雞蛋不要放同一籃

    當一個產業或類股大漲時,很多人總是很難避免誘惑,會把所有的錢押注在單一產業或個股上,但強勢股通常漲得快、跌也會很快,一旦回檔,就會承擔很高的風險。因此,你應該理性地分配自己的資金在不同的產業,同時也保留一些現金在手上。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PIXNET 迴響(0) 引用(0) 人氣(1)

    ▲top

  • May 27 Thu 2010 09:27
  • 你是八 還是二

  • 義大利經濟學家帕雷托(Pareto)從當年義國20%人口擁有80%財富觀察出的現象,推演出「八二法則」,這樣法則也被應用在眾多現象中,最常見是在股市,就是10個投資人中,有8個是賠錢、只有2人能淘金。那您是選擇要站在多數人、但賠錢那邊,還是少數賺錢那邊。

    這個黑色5月,台股短短17個交易日跌掉近千點、蒸發了2兆多市值。不只台股,在歐債風暴未歇、南北韓戰事緊繃等不利因素下,素有「恐慌指數」稱號的芝加哥選擇權交易所波動指數VIX(CBOE Volatility Index)大幅走揚到一年來最高點,全球股市空頭氣燄高張。

    但回頭看一個月前,台股季報、年報將出爐,上市櫃公司營運紛傳捷報,不少公司Q1營收、獲利創歷年同期新高;約同期間,美股財報登場,英特爾等指標企業獲利數字也亮眼,道瓊指數屢創波段新高,市場充斥著好消息。

    「在樂觀中謹慎、在恐慌中貪婪」,這簡單的投資道理,大家都懂,但鮮少投資人能奉行,總是被市場紛擾的訊息所左右,變成在樂觀中貪婪、在恐慌中謹慎,最常見的結果就是股價追到天花板、砍低砍到地板上。

    台股不到一個月慘跌千餘點,「跌深就是最大利多」,就算台股現在瀰漫著空頭氣氛,但還應該殺出股票嗎?你要選擇八那邊、還是二那邊?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PIXNET 迴響(0) 引用(0) 人氣(0)

    ▲top

  • May 23 Sun 2010 08:03
  • 汰弱擇強 違反人性的贏家法則

  • 過去一周,全球投資人都在驚滔駭浪中度過,市場利空不斷,「二次衰退」的理論甚囂塵上,台股也在五天內大跌了608點。我在4月25日的本專欄中曾提醒各位,台股將作中期回檔,5月對多方不利;5月9日專欄中也再次強調短線會有一周反彈,但中期仍在回檔格局。

    果然,從5月10日剛好反彈一周到5月14日就再下殺。當時曾提出三種操作策略建議:一、空手觀望;二、不管大盤只管個股;三、依能量操作。若採一、三項操作策略者,現在應是輕鬆自在,不必每天一起床就緊張地打開電視或電腦看美股行情,好像等待命運之神的宣判。

    我除了恭喜這些投資朋友逃過一劫外,還是要建議:雖然短線又會開始反彈,但在能量波段訊號尚未轉成波段買訊前,仍以觀望為宜;就算想搶短,也以小量為之,並應嚴設停損。親身體會過空手觀望的愉快,對各位未來成為股市長久的贏家會有很大幫助。

    今天的重點,要放在採取第二種操作策略者─不管大盤只管個股。上期我只強調三個原則:一、持股應控制在七成以內;二、不可用融資;三、再看好的股票都必須設停損點。若能做到上述三原則,相信在過去一周大跌中也應只有傷皮肉並不傷筋骨。但今天我再進一步說明選股、抱股與換股的重要法則,供各位讀者參考。

    先講一個真實例子,我有二個朋友,都在金融圈工作,各種消息、明牌特別多,也因此做不到「空手觀望」,甚至二個人持股都超過九成,但在這波中期回檔,A先生大賠近30%,損失遠超過大盤跌幅;C先生卻僅小虧不到5%,績效大幅打敗大盤。二個人都沒用融資,為何有如此大差異,是運氣嗎?或許有一點運氣,但最主要的是「操作策略」。

    A先生目前手中持股有奇美電、力晶、瑞昱、富鼎、正崴、嘉澤、茂迪、國喬,不但跌幅慘烈,且A先生也有執行停損,只是再買進的股票還是一路下跌。

    C先生手中持股有潤泰新、長榮航、南仁湖、新天地、杏輝、天良、力新、無敵、嘉格、和旺,由技術面來看,真是一手好牌,有的股價還在創新高,但如果你以為C先生是鴻運當頭、財神加持,那就錯了。因二人是朋友,消息來源大多一樣,A先生手中的慘賠股,有一半以上C先生也曾有過;相同地,C先生手中的強勢股,A先生也大多曾經擁有;那怎麼最後結果會如此天差地別?答案揭曉,因為A先生習慣小賺就跑,因此強勢股都只賺到蠅頭小利,弱勢股被套住就不願出,堅持那是好股票應「逢低加碼」,即使被我們逼著停損,他還是習慣找已下跌一段的所謂「跌深績優股」,殊不知跌深還有更深,你以為這是地下室B3已到底了,但如京華城還有B7呢。

    相反地,C先生一直遵循「汰弱擇強」法則,手中股票跌破停損點就出場,再買進股價守季線且中長期均線趨勢走多的股票。就算要搶跌深股,他也一定要看到「底部訊號紅三兵」甚至「四手紅盤」(連拉三到四根紅K棒)後回測量縮價穩時才買進,比如C先生持股的無敵與飆漲前的力新即屬此類。同時,他買進的股票只要表現強勢,未破停損停利點前一定不亂賣,才能賺到一整個波段的利潤。於是,A先生不斷「小賺大賠」,換來滿手套牢;C先生「大賺小賠」,一手好牌。

    你想成為C先生嗎?看來容易做來難,因為大多數人在股市都有「雪中送炭」的美德,卻不喜歡「趨炎附勢」!(很奇怪,做人處世卻往往相反,是補償作用嗎)台股短線即將反彈,中線仍處中期修正,你又有「汰弱擇強」的機會了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PIXNET 迴響(0) 引用(0) 人氣(0)

    ▲top

  • Apr 08 Thu 2010 07:47
  • 掌握籌碼動向 擒賊先擒

  • 俗語說:「打蛇打七寸,擒賊先擒王」,所以講一點跟類股相當有關的 (實際上是兩點):產業龍頭股與高價股的動態,是你在操作股票時一定得注意的。

    一、產業龍頭股李佛摩創造了協力車操盤法,我也相當喜歡這招,看類股就得先看雙雄或三雄,舉幾個大家耳熟能詳的:

    晶圓雙雄:台積電、聯電。封測雙雄:日月光、矽品。電信三雄:中華電、台灣大、遠傳。

    要賺大錢,靠的是對大趨勢的了解,看對,買低、壓大,由於春江水暖鴨先知,因此股價走勢通常多早於基本面,產業趨勢往上的時候,不會只有一家公司的股價往上衝而已,通常都是整個族群一起,景氣從谷底翻揚,最早開始受惠的一定是產業龍頭股,因此,我們可以選一個產業中的領頭羊,來做互相確認的動作。

    二、產業高價股高價股通常是龍頭股,但是龍頭股不一定是高價股,當景氣復甦的時候,大家都看好的公司總是一馬當先,奮力向前,當一個產業高價股愈來愈多,代表這個產業前景越被看好,2009年初的遊戲類股便是這樣的情況。

    你除了看這些股的股價之外,我們還需要看一下籌碼的變化,誰買?誰賣?魔鬼就藏在細節中。

    舉例來說,外資會怎麼買呢?外資不太會買股本太小的股票,畢竟銀彈太多,他們可不想買進後造成出不掉的情況,而且通常比較多長期持有,畢竟是看一個大趨勢,所以他們的買進動作跟賣出動作多半是連續的,因此觀察外資在權值股的動向就變得有其重要性。

    當外資在大舉買進日月光、矽品的時候,你會聯想到什麼?當外資在大舉賣出台積電、聯電的時候,你又會有什麼感覺呢?

    做股票不要看一天兩天,如果你有長期觀察,你會發現大部分的他們其實很少輸,錢多當然是一個關鍵,但是耐心才是你獲利的法寶。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PIXNET 迴響(0) 引用(0) 人氣(0)

    ▲top

  • Apr 07 Wed 2010 07:47
  • 三大籌碼面 透露資金訊息

  • 2009年這波2,000多點行情,很多人都說是資金行情,M1B年增率也跟M2黃金交叉,似乎是真有這麼一回事,但其實所有因素都是互相影響的,你永遠不會知道真實的原因到底是什麼,我喜歡直接跟市場先生打交道,看看市場先生做了些什麼。

    下面提供幾個觀點給各位參考:

    一、成交量:價漲量增,價跌量縮,應該很多人都耳熟能詳吧!但是量增多少叫做量增而非爆量,量縮多少叫做量縮,傑西李佛摩說,比前一日增加了50%以上,當日創下高點後即帶此巨量長黑,就是相當危險的訊號,他稱此為單日反轉日。至於平常日,我個人是認為,只要不出現太突兀極端的情況,多半都是順勢而行的。

    提醒一點,價漲量增,價跌量縮,這是多頭慣性,如果開始慢慢轉變成價跌量增,價漲量縮的時候,就是提醒我們要密切注意盤面上的發展了,會不會扭轉多頭我不知道,畢竟價量背離可以一直背離下去,但小心點總是好的。

    二、三大法人買賣超:法人比較厲害嗎?我覺得也未必,不過法人比一般人強的地方,在於他們多半是用別人的錢玩,怎麼拗單都死不了,可以無限加台、無限攤平,拗到獲利為止。三大法人的特性不太一樣,玩遊戲的方式也不太一樣,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查一下法人大買時,之後的走勢如何,或許你也可以歸納出一個屬於自己的看法。

    三、委買賣張數、筆數及均買賣:2009年4月30日的台股,漲停淨委買張數超過了500萬張,創下歷史紀錄。從這點我們可以看出,市場處於極端樂觀的情況,新流感的威脅完全抵擋不了台灣股民的熱情,外資當天在市場瘋狂的時候,也是一樣買超了有百億之譜。

    以上三點,只是一個粗淺的部分,當然還有其他該注意的數據,提醒各位,投資是一輩子的事,慢慢來吧!尋找答案的過程是一種自我學習,我期待各位在兩、三個月後告訴我你的觀察為何。。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PIXNET 迴響(0) 引用(0) 人氣(1)

    ▲top

  • Apr 05 Mon 2010 07:44
  • 六項數字 財報基本功

  • 關於財務報表,我只說一些安全的,初步的就好。

    我先舉個簡單的例子,甲公司前三季每股稅後純益(EPS)分別為:2元、1.5元、1元,乙公司的前三季稅後EPS分別為:-1.5元、-.0.8元、0.3元,你覺得哪家公司的股票短期內(一到三個月左右)會漲?

    通常應該是乙的機率比較大。明明算起來甲公司前三季EPS加起來有4.5元,而乙公司還是負的一元,WHY?

    或許談每季對一些只想短期賺賺價差的人有點遠,那談談每月好了,每月公司公布的財務數據有哪些?最主要的就是當月公佈上個月營收狀況。藉由營收狀況可以知道公司是不是穩定的成長,但營收就是獲利的保證嗎?

    而且,你得注意一下公司的營收公布時間點。通常一家公司到月底時,內部人員就會大概知道這個月營收多少,賺了多少,再來就會有長期追蹤該公司的研究員運用財務模型與旁敲側擊田野調查法,去估算大概的財務狀況,等公布時,消息靈通短期交易者也大概上車得差不多了,等到公布那天營收大好,常是短線出貨溫床。

    提上述這些,主要是希望大家能夠去思考,思考數字背後的意義跟邏輯,你才有較大的機會獲利。其實股市裡賺錢並不難,難的是想要短期賺大錢。所以我並不建議沒時間研究的人殺進殺出的,以季度跟年度進行操作就很夠了,不要貪心,選對股票,安心睡覺就好,行有餘力,再花時間學進階。

    OK!最簡單看什麼?

    長期來說,還是得看一個產業的趨勢、景氣循環位置跟公司獲利的穩定性。一、平均的股東權益報酬率(ROE),看過去幾年公司為股東創造多少報酬率,一般建議是看五年;二、過去幾年配發股利的結構及公司的股本形成;三、EPS結構;四、公司現金、負債跟存貨與周轉率有多少;五、營收獲利與去年同期相比較;六、同類股財務狀況比較。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PIXNET 迴響(0) 引用(0) 人氣(0)

    ▲top

  • Apr 02 Fri 2010 07:58
  • 基本、技術分析 哪個有用?

  • 大家開始接觸金融市場,除了基礎的開戶入金、軟體操作、基本名詞解釋外,首先面臨到的,就是要如何判斷該買還是該賣。新朋友常常都會感到困惑的問題,基本分析或技術分析到底哪個有用?讓我們先來簡單定義一下:

    基本分析:著重對一般經濟情況以及個別公司的經營管理狀況、行業動態等因素進行分析,以此來研究股票價值,衡量股價高低。

    技術分析:依據過去交易資料,透過圖表或技術指標紀錄,研究市場過去及現在的行為反應,以推測未來價格的變動趨勢。其主要內容是由股價、成交量或漲跌指數等數據計算而得的。

    我認為基本分析是利用總體經濟數據、產業現況、個別公司在產業的地位、技術研發能力、市占率、公司營運財務狀況等,來評估未來增值能力,包含公司淨值的提升,以及能帶給股東多大的潛在利益。

    原則上,基本分析影響是比較長期性質的,拿股票來說,一般來說如果公司經營政策與領導階層對產業環境的應變能力夠強的話,通常業內收入與公司的財務結構面會比較穩定。

    一般人能夠從該公司歷年成績單,也就是先看過去財務報表來做初步判斷,如果他過去每年每季都表現良好,那我們就可以先假設未來的「平均」表現也會跟現在差不多等。另外,也是會有影響短期的情況發生,例如失火的影響可能是短期,也可能是長期。

    而技術分析相對於基本分析而言,是建立在歷史會重演,所以會呈現在圖表上,藉過去歷史紀錄去做一個統計與歸納,求一個機率最可能發生的情況。

    其基本觀點是,實際供需及其背後起引導作用的種種因素,包括市場上每個人對未來的希望、擔心、恐懼等,都集中反映在股票的價格和交易量上,不過我認為,既然是每個人對「未來」的希望、擔心、恐懼,那為什麼只可以反映短期,而不能反映長期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ony1683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